找到相关内容195篇,用时10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优婆塞戒经研习之十:谈菩萨为什么修悲心

    三十二:“又见众生,信邪恶友,终不追从善知识教,是  故生悲。”  “信邪恶友”者,是信服邪恶之友的蛊惑,而与之为非作歹,虽然遇到大善知识,亦不追随顺从地受教,菩萨怜憨而生悲心予以度化。  第三十三:“...

    智 铭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001267368.html
  • 慧能思想初探

    那些不劳而获、过着享乐腐化生活的统治阶级以及为非作歹者来说,能给以精神上的安慰和满足,具有很大的诱惑力,另一方面,这种顿悟理论,对于那些不劳而获、过着享乐腐化生活的统治阶级以及不非作歹者来说,可以不用...

    吴平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313269303.html
  • 面向现代社会的抉择

    ,管理不力,有些动机  不纯的人混进僧团为非作歹。 —  (2)僧纪松散 也就是戒律松弛,自由散漫,不重行  持,乱赶经忏,自住精舍,不遵佛训,不依僧制。  (3)僧尼怠情 意志消沉,不务...

    叶 翔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461069793.html
  • 和谐社会谈觉之教育

    半生虽在富贵显达中渡过,披剃出家后,却严守净戒,发度众生之宏愿,终成一代宗师,超越了自己、也成就了自己。   有一些人“困而不学”或因环境影响,或以秉性顽劣,不辨是非,为非作歹,一错再错、琅珰入狱、...

    隆迅法师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8/08314288937.html
  • 入行论释·善说海讲记(41)

    为非作歹,每天都在浑浑噩噩中度日,造作各种各样的恶业,那么不但不能获得解脱,反而会堕入地狱、饿鬼、旁生中感受难忍的痛苦。   很多众生恐怕都不知道自己的前世,经常处于迷惑的状态中,其实释迦牟尼佛...

    著:无著菩萨  译讲:索达吉堪布

    |入行论|善说海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7/01/0002087542.html
  • 入行论释·善说海 讲记(43)

    智慧,依靠大乘的这些论典,依止最殊胜、最有说服力的智慧,一旦这些智慧在自相续中生起定解,烦恼的根本和种子就会逐渐损坏,不可能再为非作歹了,这就是我们传承上师的教言。   当然,这一点需要毕生勤恳...

    著:无著菩萨  译讲:索达吉堪布

    |入行论|善说海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7/01/1739517545.html
  • 五台山佛教漫谈

    势力相勾结,为非作歹。寺院经济的恶性膨胀,使僧侣地主同封建国家和世俗地主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。唐文宗曾对宰相说;古时三人食一农人,今加兵佛,一农人乃为五人所食,其中吾民尤困于佛。已有毁禁佛教的意图。武宗...

    【佚名】

    |漫谈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bnznews/2007/07/07562310455.html
  • 入行论释·善说海 讲记(109)

    位行者持着火枪走在后面。到了一个寺院门口后,才把枪还给他们,并教训了一番,劝其不要再为非作歹,如果这次遇到的不是出家人,一定会被杀掉的。现在这两位法师一位圆寂了,一位还在美国,所以也是个真实的故事。 ...

    索达吉堪布宣讲

    |入行论|善说海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7/09/07403714099.html
  • 索达吉堪布:《二规教言论》讲记(2)

    说:“不要紧,你做个好人就可以了。”这里面还是有甚深的密意。他前世做了许多坏事,今生也是为非作歹,这样一来,每天求多少护法神,也不一定保护!   好,今天讲到这里。   ...

    索达吉堪布

    做人|世规|佛规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8/01/10485220054.html
  • 《太上感应篇》白话译文

    分离或是不和。   ● 侵人所爱。   侵夺别人所喜爱的东西。   ● 助人为非。   帮助他人为非作歹,共同去做坏事。   ● 逞志作威。   任意的自作威势欺凌别人。   ● 辱人求...

    佚名

    |印光|因果|命运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8/05/21203024531.html